【写材料用典】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
【例文】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东汉名臣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来拜访他,并怀金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出杨震的责备之意,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大感惭愧,怏怏而去。(中国纪检监察报《不为物役》)
【典故】出自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释义】意思是,不做不该做之事,不贪图不该占取之物,就是这么简单而已。
【赏析】唐代陆羽在《六羡歌》中写道,“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一生崇尚平淡质朴生活,体现了淡泊名利、恬淡高雅的人生追求,以及面对功利时所秉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明朝名臣于谦为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送他,他坚决不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为官者只有约束自己的欲望,不该伸的手坚决不伸、不该收的东西绝对不收,才能胸怀坦荡,秉公办事。俗话说:“鱼不忍饥钩上死,鸟因贪食网中亡。”适度的欲求是一个人奋进的动力,但如变成贪婪失去节制,迟早要招致大患。晋朝官员吴隐之,在赴广州刺史任上路经“贪泉”,人称饮“贪泉”之水就会变得贪婪无比。他酌而饮之,并写下诗句:“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后来,吴隐之被称为晋代第一良吏。事实证明,清与不清,不在外物,而在一个人的内心。新时代党员干部时刻把法律的戒尺、纪律的戒尺、制度的戒尺、规矩的戒尺、道德的戒尺牢记于心,笔杆儿网www.bgzjy.cn深刻认识“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严守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自觉从“不能腐”“不敢腐”升级为“不想腐”。
【用法】主要适用于廉政建设类、警示教育类讲话,侧重强调廉洁自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淡泊名利,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底线、不踩红线。
- 上一篇: 在村党员大会上的专题党课: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 下一篇: 在机关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相关文章
- 标签列表
- 最近发表
-
- 关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专项治理自查自纠情况的报告
- 关于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
- 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
- 关于在全市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
- 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讲话
- 贯彻八项规定精神情况报告
- 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
-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情况汇报
- 国企单位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实施方案
- 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方案
- 某某公司关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专项治理自查自纠情况的报告
- 某局党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方案
- 某市委书记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动员会上的讲话
- 某县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情况的报告
- 普通党员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交流发言
- 文章归档
-
- 2025年4月 (25827)
- 2025年3月 (5831)
- 2025年2月 (35333)
- 2025年1月 (7761)
- 2024年12月 (9666)
- 2024年11月 (5575)
- 2024年10月 (2935)
- 2024年9月 (9326)
- 2024年8月 (2625)
- 2024年7月 (2210)
- 2024年6月 (32084)
- 2024年5月 (10006)
- 2024年4月 (7594)
- 2024年3月 (8418)
- 2024年2月 (34303)
- 2024年1月 (20857)
- 2023年12月 (3198)
- 2023年11月 (7620)
- 2023年10月 (6244)
- 2023年9月 (25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