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治身养性,务谨其细
【例文】“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意指在个人修养问题上,不能因为细小的进步看似微不足道就不予以重视,也不能因为微小的损害看似无伤大雅就不加以防范。小事连着大事,小节影响名节。如果小事不注意、小节不检点,久而久之则容易衍生出诸多隐患,使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解放军报《注重小事小节》)
【典故】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极言》,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释义】意思是,培养自己好的品德、性情,即使细微的地方,也一定要谨慎。
【赏析】古人讲,“不虑于微,始贻于大,不防于小,终亏大德。”古人对于“小”有着极为清醒与智慧的认识,认为“小”是“大”的起源,祸患常由轻微细小处引发,如果任由小事逐步发展成大事,事态往往就会变得棘手以至难以挽回。明代张瀚所著《松窗梦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明代思想家王廷相有一天乘轿外出,刚好遇上大雨。轿夫恰巧穿了双新鞋,起初怕弄脏鞋子,轿夫非常小心,总是“择地而行”。后来一不小心踏进了泥水中,于是便“不复顾惜”,无所顾忌地在泥水中走下去了。王廷相见此感叹道:“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轿夫从“择地而行”到“不复顾惜”的变化,折射出的正是腐败者的蜕变过程:若不在小事小节上审慎坚守,迈出了“亏小德”的第一步,那么终将“不复顾惜”,踏上“亏大德”的不归路。微者,渐之始也。大量反面典型说明,许多党员干部从一步步从好干部走向阶下囚,都是从小事小节不守开始的,逐渐在“甜言蜜语”中迷失了自我,在“觥筹交错”中放松了警惕,在“小恩小惠”中丢掉了原则。新时代党员干部,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腐蚀和“围猎”,党员干部要保持清醒头脑,在防微杜渐上绷紧弦,特别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恪守慎独慎微之道,不该办的坚决不办,笔杆儿网www.bgzjy.cn不该收的坚决不收,始终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用法】主要适用于警示教育类、廉政教育类讲话,侧重强调慎微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从小事严起、从小处抓起,涵养清正廉洁的政治操守。
- 上一篇: 【写材料用典】昼之所为,夜必思之
- 下一篇: 【写材料用典】志,气之帅也
相关文章
- 标签列表
- 最近发表
-
- 关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专项治理自查自纠情况的报告
- 关于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
- 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
- 关于在全市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
- 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讲话
- 贯彻八项规定精神情况报告
- 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
-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情况汇报
- 国企单位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实施方案
- 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方案
- 某某公司关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专项治理自查自纠情况的报告
- 某局党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方案
- 某市委书记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动员会上的讲话
- 某县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情况的报告
- 普通党员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交流发言
- 文章归档
-
- 2025年4月 (25827)
- 2025年3月 (5831)
- 2025年2月 (35333)
- 2025年1月 (7761)
- 2024年12月 (9666)
- 2024年11月 (5575)
- 2024年10月 (2935)
- 2024年9月 (9326)
- 2024年8月 (2625)
- 2024年7月 (2210)
- 2024年6月 (32084)
- 2024年5月 (10006)
- 2024年4月 (7594)
- 2024年3月 (8418)
- 2024年2月 (34303)
- 2024年1月 (20857)
- 2023年12月 (3198)
- 2023年11月 (7620)
- 2023年10月 (6244)
- 2023年9月 (25453)